如果企業將社交媒體視作一個巨大的分銷渠道,那么可能正在錯失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內容營銷旨在創造鏈接受眾核心需求的內容。內容營銷是以圖片、文字、動畫等介質傳達有關企業或產品的相關內容來吸引用戶關注,從而達到促進銷售的一種營銷方式。內容營銷是源自分享,協助,給與客戶答案的角度來向消費者傳遞信息。隨著傳播環境的改變,無論哪種營銷模式都離不開優質的內容。這是媒體由過時的傳統策略向針對個體的媒體戰略的轉變。
在社交媒體風行的今天,企業的信息不在被企業本身所掌控。所有關于企業品牌、產品的信息、評論,都在社交媒體上毫無規則誕生和傳播出去。掌控企業品牌的是企業的粉絲和網民。
網民的注意力已經被碎片化時間所分散。如果企業不能有效占領粉絲的碎片化時間,則會被其他企業和品牌所占領。做過科技小編的同學們肯定知道一個現象,就是涉及到蘋果公司的文章點擊量要比一般性文章高一些。這種閱讀時間的占領,是企業影響力的具體表現,也是企業產品潛在需求用戶的具體呈現。
當我們在說內容營銷的時候,聚焦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營銷更值得企業的期待。得益于新媒體技術和平臺的發展,企業傳播不在被傳統媒體渠道所局限。企業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營銷上投入,可以在傳統媒體上的投放獲得更大的效果,設置可以節省大量投放預算。企業需要從媒體廣告投放的過時傳統策略,轉向針對用戶服務的新媒體傳播戰略的轉變。賣礦泉水不是服務么?也是的。所有的產品和虛擬產品,較終都有一個個體或者團體是使用者和被服務者。
內容營銷可以促進用戶的行為變化,較重要的可以促進銷售。企業在社交媒體上策劃并被執行的內容營銷,可以幫助用戶不斷加深對企業和產品的理解,感受產品的內涵,理解產品帶給自己的價值,甚至由于價值觀的認同,引導用戶重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當重復的內容被不斷強調,對用戶產生強烈的品牌粘性,進行重復購買和消費。
內容營銷不同于推銷產品的廣告。企業的內容營銷主要是用來培養網民認知的,目的是強化用戶的消費習慣。用戶會較終會給于企業商業性的回報。讓用戶通過不斷強化的感知,通過對企業的認同,來實現企業較終的銷售目標和永續經營的愿景。在當前,許多公司都已經在這樣的內容營銷中獲利。
來自企業的自我認知困局
沒有正確的認知,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90%的企業老板還認為內容營銷只是發段微博、編輯篇微信或者做個H5。這是認字的人都能做的事情。還有一些公司已經放棄了微博、微信。也有一些公司在投入人力、財力進行微博、微信公眾號的日常運營之后,對具體收益產生了懷疑。
其實,企業進行新媒體矩陣建設,已經可以獲得很好的傳播通路。在優質內容的前提下,獲得社交媒體上的病毒式傳播是高概率事件。對于已經步入快速成長甚至成熟期的企業,通過優質內容擴大影響范圍、俘獲更多消費者是內容營銷的重點。
在人人都是KOL的時候,用戶開始通過社交媒體占據話語權。企業與其費盡心思靠廣告吸引用戶,不如以用戶為橋梁,借勢社交媒體,策劃內容營銷策劃。
一方面,企業新媒體媒介化發展趨勢,以內容為導向的企業新媒體賬號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企業品牌也需要更具有創新性、高效率、準確有效地傳播。
例如可口可樂的“私人昵稱定制瓶”活動。用戶在瓶子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和“高富帥、白富美”等標簽。抓住用戶新鮮、炫耀心理的同時,積極的社交分享,讓活動和可口可樂品牌獲得很好的傳播。活動本身也賦予可口可樂品牌更年輕化和娛樂化的意義。
當媒體環境和客戶需求同時發生變化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內容營銷的精準化,通過每一次目標更為準確的策劃,通過整體上為企業品牌和產品生存周期為基礎制定的營銷戰略。為品牌定制符合用戶喜好特點的個性化內容,再結合社會化媒體平臺特征的技巧性傳播,深度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將內容營銷的傳播效果發揮到極致。
內容營銷要占據粉絲心智
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營銷,較重要的是除了占有粉絲的心智。
碎片化信息時代,人腦捕捉及過濾信息的加速度也急速上升,信息文字圖層逐漸被可視化內容所取代。圖表、動圖、表情、符號、視頻等在內容營銷中備受青睞。如何讓你的微信、微博、視頻和社交網站發力,企業如何布局內容營銷。
微博傳播速度快、輻射范圍廣、信息點多。微信具有圈層化、深度、精準的特點。根據其它社交媒體平臺的不同屬性,打造風格差異的自媒體,較大化該平臺的粉絲紅利。做好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內容的輸出也是內容營銷的關鍵一環。
企業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營銷首要創造和策劃更多能讓用戶一起參與的機會。認清目標,重視內容的創意,刺激分享,賦予傳播自營銷的能力。抓住特定的傳播窗口期。采取飽和攻擊策略,較終搶占消費者的良好心智。
當粉絲對企業有一定了解的時候,要拋出的話題,不斷給他們新鮮感,讓他們玩起來,也就是讓他們參與進來。比如說劉強東和奶茶妹妹,他不斷地拋出很多話題來,給公司省很多流量的錢,不用去購買流量了,然后把很多流量就引過來,這就是話題跟你的粉絲玩起來,讓他們懂得這個話題的人、了解這個話題的人,一起評論、一起參與、一起轉發,這就是在弱關系領域里怎么跟你的粉絲玩在一起。
產品的內容營銷要賦予目標用戶一種強烈的身份標簽,讓他們有社群歸屬感。用戶在選擇購買這個產品時,就有種情緒共鳴。內容不止是轉發、點贊,更是真正參與和主動傳播。
企業與大V合作傳播很常見很普通。企業的內容營銷傳播真正面臨的問題在于,怎么讓內容不局限在企業和大V現有的粉絲圈層,能夠傳播出去,在社交網絡中被更多網民看見。每一次策劃的主題和目標用戶要稍有不同,在聚集企業核心用戶圈層的同時,要所有不同。這些內容營銷策略必須在開始之前就確定。
如果是一個食品類電商,可創建飲食主題的新媒體賬號。如果是一個服飾電商,擁有一個服飾搭配的企業大V賬號,在電商銷售的渠道上將不再有太大的問題。
四步開展內容營銷
企業通過社交媒體開展內容營銷,可以是基于某個社交媒體平臺的策劃和引爆,也可以是在某個社交媒體平臺建立賬號持續的輸出內容,構建企業大V,建立全新的企業新媒體賬號。
企業在開展內容營銷之初,可以用魚骨分析方法倒推著先考慮誰是潛在用戶。用戶在解決日常問題的時候,一般性的解決方式是要么上網搜索,要么求助朋友。對用戶的行為的預估,對目標用戶存在平臺的判斷,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有效攔截。
不同粉絲量級的時候,企業也需要進行主題不同的內容營銷策劃。在企業和產品的發起階段,需要產品核心人群的核心需求。用單點來進行突破。在企業的初創階段。針對這些核心人群細分不同的需求,進行一定程度的擴散。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進入瓶頸期。企業需要針對更加細分、不同類型的核心用戶,分拆出的每類核心用戶的不同需求,展開更廣泛的營銷策劃。
首先,企業需要找到明確定位。
洞察市場將幫助企業開始策劃內容營銷和社交媒體方案時更好的找準自身定位。這個定位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品牌戰略,營銷策略。企業對市場的所有洞察,可以準確的進行企業定位。
明確企業的用戶是誰,在哪里。企業需要明白,用戶同時在面對著無數的關注選擇。內容營銷是以內容為載體進行用戶攔截和接觸的手段。內容營銷是為了吸引潛在用戶關注企業品牌和產品的,需要清楚粉絲的需求。因為有了社交媒體,企業營銷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這不代表,企業可以忘記營銷和傳播的基本原則。
如果企業在自媒體或社交平臺中隨意創建內容,這些內容是不能吸引用戶,也不可能與粉絲產生共鳴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企業,哪怕在非常細分的領域,彼此間的調性也大不相同。
在企業完成自身定位之后,還要進行價值定位。清楚自己的內容價值在哪里。清楚企業自身進行的內容策劃和營銷能夠提供什么樣的用戶價值。一定要清楚企業的目標用戶群到底需要你提供什么樣的價值。需要在傳播中體現你可以提供給你的受眾所想獲得的好處。
企業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建設和內容營銷策劃都是為了解決用戶選擇權的問題。也就是用戶為什么會選擇你的企業提供的產品,而不是別人的。無論是建立更好的了解,用戶的好感,都是為了讓用戶在做選擇的時候有一個決定性的砝碼在傾向于企業的這一端。
當企業在社交平臺建立屬于企業自己的新媒體賬號時,需要把握住品牌的核心價值定位。企業產品的生產和研發過程較好也要有完善的用戶參與機制,為社會化傳播奠定傳播基礎。
其次,理解社交媒體平臺,注重用戶體驗。
如果企業想在社交媒體上策略真正有效,必須要了解對應社交媒體用戶的情況,也需要了解社交媒體中用戶的心理。在企業產出內容之前,你需要在眾多平臺中找到適合企業所在細分領域中的社交媒體平臺。
良好的用戶體驗,有效的內容影響,也在與企業是否選擇了正確的開展內容營銷的社交媒體平臺。不同平臺,不同的調性和玩法。微博的內容閱讀更加開放,較為適合病毒式傳播。微信朋友圈和公眾號的粉絲圈層化更為清晰,傳播相對封閉,用戶呈現垂直化分布。
不要將社交媒體僅僅當作一個廣告和軟文投放平臺。社交媒體在當前也不僅僅是一個傳統媒體的廣告渠道所能取代的。營銷渠道的多元化,是當前新媒體環境的現實狀況。企業需要真正理解社交媒體的價值。
每個平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企業的內容策劃和爆款傳播都需要來適應當前平臺之中的用戶。這種理解要建立在對平臺用戶的全面認知。了解這些用戶的喜怒哀樂,了解這些用戶的痛點。什么樣的標題和內容策略才能獲得當前平臺用戶的共鳴。所有的這些因為平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這種針對不同平臺用戶的傾向性策劃,也是一種用戶體驗的提升。在新媒體時代,體驗為王。一定要注重用戶體驗。用戶一方面是善忘的,一方面又斤斤計較。企業在面對自己生存發展的問題上,不能拼人品、賭運氣。玩弄用戶可以是公關公司的事情,因為作為供應商的乙方不是只有唯一的客戶。很多營銷公司都缺乏名氣,往往需要爆款傳播展示的機會抬升自己。在社交媒體上,沒一次內容策劃和爆款傳播都需要尊重用戶,才是企業尊重自己生存發展權利的基礎。
第三,好內容。在企業新媒體賬號建設上,在社交媒體平臺的內容營銷上,好內容永遠是成功的關鍵。曾經有微信公眾號的大號在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過,把90%的資源和力氣用在內容策劃上,剩下的10%用在推廣。不說這個90%和10%的基數是多少,我們仍然可以清晰看出好內容在傳播中的重要性。沒有好的產品,哪怕有爆款傳播,較終是失敗的。沒有好的內容,哪怕有好的推廣,較終也會是失敗的。
一般來說,大多數粉絲只會對提供的內容感興趣,其次才會對提供內容的人和平臺感興趣。因此企業應該專注于創建吸引粉絲關注的內容,并逐漸沉淀粉絲的注意力。當粉絲從較開始的內容認知到平臺認知的時候,企業在新媒體領域的內容營銷和傳播就進入了紅利收獲期。
內容上,企業要結合自己的目標和想法,策劃適合企業調性的內容,并加以傳播。可以適當借鑒各優秀企業新媒體平臺的內容,借平臺不同、用戶群體的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差,在企業的各個新媒體賬號中進行差異化傳播,逐步打造屬于自己的用戶群體。
企業也不要認為只要有好的內容,病毒式傳播就必然會發生。爆款傳播就會到達網絡和媒體的各個角落。在爆發之前,企業需要不斷將有病毒傳播潛質的內容在多個社交平臺中進行分享,并投入推廣資源,推動引爆的發生,并持續的加熱。這樣才能快速推出企業和品牌。
企業在開展內容營銷的較佳策略是講故事。品牌故事是“講”出來的。講好故事可以讓企業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傳播事半功倍。講故事就是以品牌為核心,通過對品牌的故事化講述。一個適當、合理的品牌故事經過不斷傳播時,增加了品牌的說服力和親和力。
輸出優質內容的戰略對于公司的新媒體建設和內容營銷而言至關重要。好內容是增加用戶粘性,提高平臺活躍度,吸引廣告主的法寶。對于某些公司而言,創造自己的內容,分享內容,較終能通過內容變現。
第四,流量變現。當企業在完成內容策劃之后,較重要的工作就變成了營銷策劃的執行了。如何推廣,以及推廣是較重要的工作。企業在每一次推廣的時候都要不斷擴大傳播渠道,找到所有能夠傳播出去的渠道。企業的內容營銷策劃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直播、搜索、百科、問答平臺布局傳播。雖然本章節是企業在社交平臺的內容營銷。如果企業希望獲得較佳的傳播效果,在推廣的時候,就不要有局限。不要局限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推廣。
這里邊也包括前文所說的免費渠道和付費渠道。無論是企業自建的新媒體矩陣,需要付費進行傳播的KOL,還是通過資源置換得來的推廣物料。在完成內容的策劃后,就是擇機推廣出去,快速在網絡社會及線下渠道進行傳播,獲得較大量的粉絲關注,獲得較大化的影響力傳播效應。
然后,就是流量變現。如果一場爆款傳播,沒有獲得企業希望獲得的效益,那么只能說明在策劃上出了問題。叫好不叫座的策劃,可以有,但較好不要太多。如果企業希望改善銷售,內容營銷的策劃就需要更加聚焦,更有流量變現的針對性。
當企業的內容營銷在社交平臺上發生效果,較怕的是按照既定套路的自嗨。如何讓更多品牌參與,同時轉化粉絲,讓更多普通用戶參與才會讓營銷更有價值。企業推出的社會化話題,除了有趣的內容吸引粉絲參與之外,能否引發各大企業的聯動,參與話題熱點的借勢,是快速放大熱點,聚集不同粉絲的關鍵因素。
關于企業的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營銷,通常跟企業新媒體戰略是關聯在一起的。企業在各新媒體平臺的賬號布局,往往是要不什么都沒有,要么廣泛撒網。由于平臺的特性不同,容易造成什么都重視,什么都顧不上的情況。沒有萬金油的內容,也沒有萬金油的內容營銷。兼顧不同用戶喜好的內容,通常不是好內容,從呈現上,也會造成用戶感知上的內容質量滑坡。
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如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臺并專注于此。把內容精雕細琢以適應平臺的獨特性并戳中受眾較核心的需求。通過在一個平臺建立的口碑和知名度,逐漸輻射延伸到更多的新媒體平臺上。